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在外院完成正畸治疗后一年,自觉多个牙松动,双侧上颌有牵拉。临床检查全口牙龈菲薄,为薄型生物型。CBCT可见多个牙唇侧骨板减少。
基础治疗后,建议行角化牙龈增宽,减少牵拉,避免牙龈进一步退缩,后期视恢复情况决定是否行牙龈增厚。
上图可见左上3-6牙位根型明显,牙龈菲薄。
上图为左侧术前和右侧术后对比。左侧fgg行角化牙龈增宽,需取较长的游离牙龈,并不需要很宽,因一方面避免创伤太大,其次自体组织移植收缩也比较小。
分离半厚瓣后
利用5-0可吸收缝线严密缝合,术后两周拆线,六周复查可见牙龈增宽明显,牵拉感解除。
左侧术前与右侧术后和下颌术后对比
目前这种手术很常规,许多矫正患者治疗后都有一个问题:牙列整齐,但有牙松动、牙龈退缩,牙龈根型暴露。这和汉族人群的牙龈生物型分布有一定关系,汉族青年以薄型和中间型生物型为主,相对应的牙槽骨厚度也有限。这些均给正畸、种植带来了一定的美学风险。
因此在术前评估还是比较重要的,术前及时介入增厚牙龈,术中小心控根会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