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个重度牙周病患者的的垂直骨增量案例,患者全口多个牙缺失,通过种植和内外提升后逐步完成了种植。
因右上侧切牙反复炎症,现松动明显,考虑拔除,
影像显示右上2垂直骨高度丧失明显,牙槽嵴顶距鼻底高度明显不足,在现有条件下修复有较大难度,具有一定风险。
CBCT显示12牙槽骨破坏显著,制定治疗方案时考虑拔除12后2-3周行GBR
拔牙后三周影像显示垂直骨高度破坏明显,按照治疗方案行垂直骨增量
根据现有牙槽骨直接行垂直骨增量,其实难度较大,治疗方案可以考虑骨块移植,但由于其创伤较大,我们最终选择帐篷钉技术。
拔牙后三周左右,翻瓣之后临床表现12牙槽骨U形缺损,这样的破坏同期种植难度较大。当然骨环同期种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额外的创伤在临床上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选择放置帐篷钉
植入bioss骨粉,覆盖生物膜,严密缝合.
术后即刻影像:显示垂直骨增量明显
术后两周拆线,六月复查。影像显示成骨效果明显,考虑种植修复。
植入士卓曼3.3*10mm亲水植体,扭力30N.
总结一下:
本病例因涉及垂直骨增量,相对难度较大,操作中注意拔牙后延期GBR可有效控制软组织张力。
骨环技术也可同期种植,但相应风险较大,适应症需慎重选择,故本病例选择帐篷钉技术。
帐篷钉的使用只能维持成骨空间,软组织的减张应充分。
个人浅见,敬请指教
更多分享,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