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袭来,虽没有冬日的酷寒,仍有些许的凉意。第一次发文章,也不知道如何去写,大致是要写一个关于口扫在咬合重建的病例应用心得体会。点支烟,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2020年1月11日,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患者的口腔情况,挺糟糕。朝鲜族的老爷子,挺有礼貌,医从性极好。牙齿已经缺失20年以上,一直没有修复,这个病例有些许的麻烦,关节咬合都要重调,连续出了几个治疗方案。本想推给种植医生处置,结果首先把种植否定了,怎么劝说无用,只得亲手设计处置方案。
因为疫情的问题,第二次复诊,已经是2020年5月7日。大概沟通确定了口内口外修复联合方案以及费用后就着手开始处置了。
后面基本上是一系列拆冠,拔牙,根管治疗的第一阶段治疗。直到2020年6月30号开始第二阶段的口扫以及咬合重建
这个阶段最麻烦的还是搞重建,常规定好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后,因为不是院内的技师加工厂需要发到厂家做,沟通上只能电话和微信沟通,有时候并不能达到最满意的地方。
这个地方,我稍微说一下,为什么我先做后牙咬合,把前牙放到最后面修复。因为在这里面吃过亏,除了咬合不稳定,还会出现前牙切端崩瓷。另外先修复后牙,再修复前牙能省很多事,而且咬合出错率低。加工厂建议让先做前牙的意义,其实一方面更想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因为卡环是按照原有基牙定的周围径,如果基牙磨除后,加工厂除了考虑卡环固位和位置,还要考虑瓷量厚度以及倒凹区。不管它,让技师师傅也头疼一会儿吧。
收到模型后,第一时间看看咬合以及基牙和卡环的关系。其实开始挺担心技师调太多卡环,结果是在瓷层动了一部分。
另外,提一点活髓牙备牙,如果戴牙时候出现酸痛明显,不要直接树脂粘结了。该安抚安抚,用聚羧酸锌过渡都可以,效果会很好,切勿雷区放风筝。
整个病例下来,大概用了4个月左右。术后回访复诊,暂无异常。唯一觉得遗憾的感觉,病例还是应该有更好一些的修复方案,以及口扫使用的时候,无论牙支持式活动义齿还是黏膜支持式,卡环和基托精确度都要高于模型制取,唯一劣势的是佩戴后,调改问题要高于个托制取的义齿,大概这就是功能性印模的优秀之处。
这个病例到此告一段落,下一个病例,仍然是口扫和个托(个性化托盘)对比。
感谢拨冗翻阅拙作,敬请斧正
落笔致敬
2020年10月8日 韩令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