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半口即刻负重并不是最难的,哪里有骨种哪里,实在不够就倾斜,角度不好用复合转角,整体修复出来的义齿美观又大气,简直爽爆了。种植桥就不同了,位点是固定的,穿出孔角度不能打得太大,也就是轴向不能太倾斜,修复得考虑软组织,考虑邻牙,戴牙也不方便,经常软组织阻挡,压迫,难以就位,粘结剂不好去除等等,还要解决食物嵌塞,排溢,保持局部清洁的问题,因为安装上去就不取下来了。因此,局部种植修复是难于半口整体修复的。
患者男性,60岁出头,自诉右上修复体松动多年影响进食,要求种植修复,但是拒绝半口种植,因为觉得左上的牙还可以,还能用。这个就有点难了,仔细进一步看一下片子
先天缺失一颗双尖牙,就算14缺失吧,17,16,15,11根周牙槽大面积吸收,再来看下各个牙位的细节
11,唇侧基本完全吸收
12,宽度还可以,但是近中受11影响,出现骨吸收
13,宽度也还可以,但是远中受15影响,出现骨吸收
15,宽度也可以,但是颊侧骨板完全吸收,呈凹坑状
16,颊侧骨板吸收,根间隔骨高度4.1毫米,腭侧根周骨板尚可
17,这里没有单独放片子,因为这颗牙就不准备拔,留着给患者做活动过渡义齿放卡环。患者也拒绝拔除,事实上这颗牙一直到修复完成了患者都不肯拔,真是无语。就和16一起看吧,根分叉病变四型,牙槽高度大概在根尖三分之一处。
还有一个问题,上颌窦炎症,几乎是满的。。。。。。患者患有久治不愈的鼻窦炎,数次手术都没有根治。这意味着,在16种植,窦膜不允许破。
比较难做,但也不是不能做。
治疗方案:拔除11-16烤瓷桥,软组织愈合后,植骨,佩戴活动义齿过度,6-9个月后,种植,3个月后,临时桥修复,最后正式修复。
拔牙过程省略,直接从植骨开始记录。
黄线范围内是剩余牙槽骨,黄绿线范围是骨缺损的范围
先植16,15区
再植前牙区
水平褥式缝合+连续锁边缝合+间断缝合
术后片
11
12
13
15
16
效果还比较理想。不过16将来只能利用腭侧骨板来进行种植,因为高度是肯定不足的。
植骨7个月后,再看下骨愈合情况
11
12
13
15
16
可以进行种植了。修复五颗,种植几颗?一般肯定是四颗了。不过当时考虑的是,不希望植体与植体之间的距离太近,导致再次骨吸收的情况,因此选择的是种植三颗,把距离拉大一点,充分保证植体周围骨的厚度。
种植过程:
重度牙周炎,右侧反合,合龈距离充足(其实是太大了,做即刻负重就挺好,做局部修复,还是不要太大),角化龈宽度尚可
16的角化龈欠佳
可用骨宽度明显增加
先把16种了,可见新成的骨还是非常松的
再种了11
最后13
看图,如果在13和16之间再增加一个植体,感觉很难保证间距大于3毫米,所以,在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就看怎么选其轻吧。
最后连续锁边缝合
种植术后即刻片
11
13
16
因为是反合,植体的轴向都偏向于颊侧,才有可能保证穿出孔的位置,还是尽量争取能开螺丝孔吧,方便万一可能的修理。另外比较庆幸的是,16并没有进入上颌窦。
种植术后四个月,安装临时桥前的愈合基台和袖口情况
穿出孔的位置尚可。
工厂制作的义齿,穿龈部分总是太胖太突。。。。。。
修理后完成安装。间隙全部打开,桥体做成卫生桥,方便患者清洁。由于牙槽高度的降低,植体颈部已经位于很高的位置了,不保持邻间隙的通畅,食物残渣基本清洁无望。
临时桥佩戴了3个月,拍片检查植体周牙槽情况,准备取模做正式义齿了
取下临时桥,安装替代体后连接在一起,防止制作个性化转移杆时替代体的移动。取临时桥费了老大的劲。。。。。。
制作个性化转移杆
转移杆刚性连接后取模
比色。袖口由于比较深,五单位的长桥在取下时对它有些损伤
正式修复体。技师真厉害,做成六单位桥,怎么看都觉得没毛病啊,挺仿生,牙齿大小,颜色都很漂亮。但是我的螺丝孔,没了。。。。。
看在做得这么用心的份上,再想想,临时桥取下来都费了老大劲,正式修复体以后也别想着拆下来修理的事了,估计就算开的螺丝孔,也怕是要破坏才能取下。不返工了,继续戴吧,重点让患者做好清洁,预防植体周围炎,同时调好咬合,防止崩瓷才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对合是自然牙,不过还好对合牙周严重,咬合力应该不会太大。。。。。。
去除多余粘结剂,哪怕出血也一定要去除干净!
依旧是卫生桥设计,间隙全部打开,清理食物残渣,so easy!
戴牙术后片
后记:截止至目前,戴牙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嘱患者定期复查,检查咬合和牙龈状况。牙周探诊深度均在1-3毫米之间,BOP(-)。患者对卫生桥的设计非常满意!
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感谢各位老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