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也称作反合
“骨性地包天” 啥意思?
简单来说如图:
这些动物下颌骨明显大过上颌骨
这类“地包天”比单纯牙性地包天难许多!!
如动图中:70期的牙性“地包天”很快可以矫正
本期男主角
20岁来自赣州的帅气大学生
通过贝致找到我们的哦
他的主诉问题是“地包天”
我们花了3年多的时间治疗完
病例报告视频奉上
(5左右分钟)
视频有点口齿不清?!
下面来图文详解:
小伙的侧貌有明显的“生气感”
口内咬合关系:完全安氏III类
轻度的咬合偏斜
上中线偏右边
全景显示关节稍不对称
开闭口中线位置不变
右侧下颌磨牙近中移动过多(右侧完全III类的一个原因)
侧位片数据提示我们:
骨性III类,均角,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凹面型
“地包天”患者一定要留好两个牙合位的照片
CO:患者咀嚼时下颌可能被迫前伸
CR:患者下颌自然放松下的牙合位
两组照片放在一起
便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前牙咬合干扰导致的“地包天”
我们将两个颌位的侧位片都测量了
CO和CR位的数据变化不多
骨性地包天坐实
一般我们拥挤不拔牙的要选用低转矩DamonQ托槽
计划里却给了标准转矩?
(我绝对不会告诉你当时没有低转矩的库存窘迫)
患者的上唇比较瘪,需要尽量使上前牙唇向移动,
下唇比较凸,需要尽量使下前牙舌向移动
因为手头上只有标准转矩托槽
我们将标准转矩的上前牙倒粘成低转矩,
下切牙倒粘+转矩辅弓=下前牙高转矩
反合患者如果有明显咬合干扰我们才会一次性贴全口,
如文中小伙我们给他先贴下半口渐渐适应牙套生活
两周后粘上半口,上下都是0.014的软丝
三大关键步骤
1,上下前牙托槽都倒贴,可以参考上表格就知道倒贴过来的转矩
2,有咬合干扰的牙位需要用流体树脂制作小平导
通常只做当时干扰最严重的一对上下牙
磨牙垫少量玻璃离子
让患者还有少量咀嚼功能
3,早期轻力三类牵引(5/16 3.5oz )
这里不靠牵引来移动牙齿
只是提醒患者咬合不能再前伸咬了
前牙反合解除,磨除磨牙上的玻璃和前牙的树脂平导
5个月后下颌可以换上17*25不锈钢丝,
皮筋、托槽和弓丝的改善已经发挥到极致
可见明显的III类关系改善
安排外斜线支抗钉
运气好!小伙的外斜线结构明显在下67之间,垂直骨面直接植入即可
(大部分人的外斜线需要低速弯机定点再植入哦)
近两年的时间里不断更换橡皮链整体远移下牙列
上颌为尽早解除反合大量唇倾出现很多缝,
全部向左侧集中改善上中线偏右
我们下颌切牙的转矩只有+3度,内收后出现了预料之中的舌倾
及时装转矩辅弓压牙根
下前牙会出现根舌向的移动
转矩辅弓的效果很棒(3个月出效果),
一旦下前牙的唇侧根形不明显了要及时关注舌侧根形
有时候看不准
摸一摸舌侧便知
3年啦,终于进入精细调整阶段
小伙的6、7之间有明显台阶
重新定位7的颊面管换软丝再整平
这是支抗钉用上后带来的III类关系改善
从咬合面看:支抗钉是绝对支抗它不会移动,
下颌整个牙列被远中移动了3mm左右
结束,还留有点不足
7号牙反覆盖+咬合接触不密
在拆除牙套后磨牙会自己伸长对接,
只是反覆盖只能维持,因为下颌发育过宽
中线还有少量对不上(患者骨性偏)
治疗前后的描记重叠:
下颌出现少量后退,
上前牙稍唇倾,下前牙稍舌倾
侧貌也好很多
(一般治疗前是用相对稳定的CO位侧位片)
CR位的侧位片是给我们医生用来初期预判侧貌改善的
也来重叠看看有没有达预期
下唇的外形几乎和CR位一致
小伙的笑容灿烂饱满许多
侧貌来看温柔许多
治疗后我们担心是否超出骨头的移动界限
拍CT
上下前牙都直立于基骨之中
治疗体会:
1,虽然只有下颌右侧磨牙需要大量远移,我们还是植入双侧外斜线支抗钉,维持牙合平面平行,通过不对称的牵引力(右>左)来调整磨牙关系
2,下颌根舌向转矩需多多关注,转矩辅弓虽好但容易过量
如上图:下前牙根舌向移动过度,舌侧可以明显摸到凸出的牙根形
3,牙根之外的支抗钉使用不仅能远移整个牙列还有少量逆旋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