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布时间:2016-12-29 15:58  | 文章分类:修复浏览次数:800  |  评论:0  | 推荐数:0

     昨天忽然觉得想写一个总结一下2016年的想法

     这一年很纠结,想要迈开腿,但是有迈不开,所以看着一个个的旁边的人,开了越来越多的新店,规模越来越大。后来看到也有小而精小而美的,想想也许这个也可以作为一个方向。所以就换代了很多的器械,很多的更好地的材料,也有不少的乐趣,开始尝试之前会觉得犹豫,使用后马上就知道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这不是这次的重点,重点是,想讨论一下,力量,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因素,在我们的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个不像其他的,那么直观,而是作用很久很久,但是持续影响大概会是几天,几年甚至数十年。

      前几天来了一个老师,74岁,她和我说她左边很久都没用了,这几天忽然想老是用右边也许就会用坏了,然后就试着用了一下左边,结果上7很疼,越来越疼。检查发现后牙磨耗很不均匀,尖窝之间的落差非常的大。左下六颌面大面积的银汞充填物。咱们的银汞充填物一般都抛光不完善,所以看着就斑斑驳比的。我检查觉得应该是力量造成的。于是调和,她试着觉得缓解了很多。慢慢聊起来,说是当时充填的时候,大夫说填的高一点,慢慢的磨到合适就可以了。结果她一直不合适,于是这边就基本不用了,后来适应了,这边也不用了。

    去年寒假,也是一个学生,关节弹响的厉害,下颌张口时,折尺一样的行走路线,觉得累的不行了,仔细的检查,发现左下六颌面上有一个很小的磨耗,探查觉得非常的敏感,过电的感觉,和平时引发的因素很类似。于是就充填了,调颌,然后说是不舒服复诊,结果后来就没复诊,问她说是觉得没事了,不需要复诊了。

    还有很多吃硬物习惯的朋友,颌面很深的窝,但是你检查时会发现对颌并没有相应的巨大的尖,只是一些比较有体积的尖,有点像金刚钻一样。但是你复核咬合时觉得应该不会磨成这样的窝洞,可是现实就是磨成了。

    力量    真的很神奇,他没有踪迹,但是他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在组织上面,你仔细的搜寻他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在诸多的因素里面,你想到他也需要时间的积累。暑假参加泰山论坛时,在楼道里等着束蓉老师,每年开会遇到她总是请教很多的问题,她真的很耐心的回答,回来后实践就会觉得受益颇多,然后下一年又会再找机会问一下。这次天气太热,她讲完满头大汗,又和很多的专家寒暄,有一段时间我都想还是不问了吧,可是,这机会很难得。于是我还是在她回房间的路上赶紧问她,我的一个牙周患者,很长时间复诊了,也很配合,原来漂浮的牙齿慢慢的有些根基的感觉,可是一边好起来了,另一边却总是很不理想。她马上指出来,咬合你注意了吗。我注意了,但是被提醒之后,我回来马上彻底的调整了,比原来的幅度加大。效果慢慢的出现了一些,还是需要随诊观察。真的感觉有醍醐灌顶的帮助。非常多的因素摆在面前,就是完全背过那些条条因素,但是哪一个是重点,哪一个是次重点。真的需要大咖们的指引,然后慢慢的行程自己的经验。

     说这多字。看起来会觉得很枯燥,但是确实是今年最重要的心得。 急就是慢,慢就是急。

你越是心急火燎的,其实就已经在开始忘记了自然自己的规律。他是那么的神奇。只能慢慢的体会。遵循它,给他创造一个可能发挥它效果的环境。是多么的需要,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能够有多大的可能模仿他原来的条件。而不是制造更多的干扰。

    还有一个 是我的患者们总结的,人总是会变老的,不服不行,也许更好地适应这些,是最需要学习的。怎么能在不同的阶段顺应身体的反馈,调整好。

    很多时候去和患者解释,你不能吃这个,你可以吃那个,他比你了解得多。耐下心来聊聊,患者才是真正的老师。他是在一线的。时时刻刻都在。

分享文章: 微信 新浪微博
×
0
发表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口腔医学网的观点或立场

最新评论

关于博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访问:581797
  • 关注人气: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