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 昨天晚上误加入一个博士群,见到有一个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或砸死?
群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风力,阻力,重力,加速度等等的讨论,足足讨论了近一个小时。
我实在是忍不住了,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突然是死一般的寂静。。。。。。
然后?然后我就被踢出了群。
故事二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了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个人的科学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90万成功地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就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问题搞定,不然老子让你爬走。’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1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就被吹走了。
下面网友的评论也很亮眼;
一 知识不一定都能转化为生产力。
二 聪明与否与学历无关。
三 能吹很重要。
我的看法嘛虽然没有网友那么深刻,但更直接;看来问题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有复杂的就有简单的。
多年来,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无外乎两个目的;
一 捅破眼前这层窗纸。问题你看着复杂,高深莫测,无非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能够走出这片山,就会发现原来是走了很多冤枉路,那你是不是该留下个路标?或者是画张图?
二 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当你把事情做的复杂的时候,人们会感觉你很专业,有‘工匠精神’。当你可以把事情做的很简单的时候,你才可以把它推荐给大家了。太复杂的操作,是不会有强大生产力的。我就想用手机玩个微信,难道还要去研究芯片?
言归正传吧;因为牙齿是个半透明物体,所以它的颜色体系就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色彩与透明度。
什么是色彩?色彩,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红橙黄绿蓝靛紫,明暗,深浅,浓度等。归纳起来,就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彩学的三要素。
我们是如何来判断牙齿的色彩呢?就是通过比色,比色就是我判断色彩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做出了比色3r1.5,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明度的标准是3,色相偏红,饱和度的标准是1.5。
那透明度呢?它对牙齿颜色会带来什么影响?其实,透明度才体现了牙齿颜色个性化的特征。
牙齿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透明度;
最透的部位,应该称为乳光,呈蓝灰色,主要分布在边缘嵴,切缘和发育沟内。
比乳光透明度低一点称为半透明。比如发育叶的部位。
透明度最低的是饱和区。主要分布在牙颈部和牙体中部靠颈部的区域。
在饱和区和半透明区之间还有一个透明梯度,我们把它称为低透明。
牙齿不同的透明度之间就形成对比,这种对比使牙齿颜色看起来更加生动,有层次感。这种由透明度变化所带来的层次感是牙齿特有的颜色特征。
所以如果想把假牙做的更加真实,更加生动,就一定要把牙齿的透明度变化展现出来,这是颜色仿真的最高境界。所以吸引了无数的医生和技师,这里材料商们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什么复合树脂,乳光树脂,琥珀树脂,技师的材料就更不用说了,效果瓷种类多的让你果断选择放弃。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普通人对牙齿颜色的关注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考虑这个问题?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做牙吗?是留给自己欣赏的嘛?还是向同行们展示的?这些显然都不是做牙的主要目的,我们做的牙最终是要戴到患者口内,成为他微笑和五官的一部分。是给更多的人,更多的普通人观看的。所以我们就必须要知道普通的关注点是什么?是色彩?还是透明度?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普通人的关注点呢?
其实这并不难,我们只要想想普通人是怎么评论牙齿颜色的?
他们评价牙齿颜色好会怎么说?白!‘’齿白三分俏‘’,‘’你看这个人长得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这些都是评价牙齿颜色好的,普通人啊认为牙齿颜色白就是好看。
那么他们评价牙齿颜色不好又会怎么讲?黄!大黄牙!
另外,黑也不好看,四环素牙!
我们说这黑白黄就是普通人对牙齿颜色的判断,也是他们的关注点。那么,这黑白黄是什么?黑白黄不正是色彩吗?黑白,代表着明度,黄,代表着色相。
看来普通人关注的是牙齿的色彩。那么,我们做的假牙如果在色彩上有偏差的话,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而透明度的上的差异,普通人却很难发现。所以说色彩才是牙齿颜色的基础,虽然它并不具有个性化。
当然,这还只是浅显的意思,如果能够深刻的领会它,运用它的话,对于美学修复工作,可以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事半怎么讲?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比色的话,对于颜色工作只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呢?是透明度。透明度的准确再现难不难?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以它为标准的话,我们做出的假牙,没有几个能出的了厂的!
那功倍又怎么说?还好普通人的关注点不在牙齿的透明度上,只要医生的比色是准确的,修复体的色彩没有明显偏差,就可以骗过绝大多数人的眼睛,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假牙就算的上以假乱真了!那么医生美学修复的成功率,满意度是不是就可以大大的提升,技师同样受益,减少了多少的返工,这还不算功倍吗?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颜色问题并不少见,返工率还很高,这就说明我们的比色并不准确。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说偶尔的错误,我们可以用疏忽,失误来解释,比色的问题显然不是这种情况。发生比色错误的几率如此之高,有时候甚至让我们医生和技师感到束手无策,这绝对不能用失误说来解释了。我们有理由怀疑我们在比色方法上存在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究竟出在哪?其实就是在某个操作环节上,但是真要做好这个环节的话,就必须深刻的认知牙齿色彩与人类视觉功能特点的相互影响,下面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一段通俗易懂的视频【牙齿颜色深度解析】,可以点看连接观看;
也可扫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观看;
看过这段视频的医生和技师朋友们,相信以后工作中能够满足患者对修复体颜色的要求,把牙顺利的带出去,问题应该不大。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我有更高的追求,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我希望自己的产品具有差异化,更真实。
如果想把假牙做的更生动,更真实,更具层次感,那就一定要把天然牙的透明度变化再现出来。
其实这个问题,现在也并不那么复杂了。我在这个问题上。曾经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把它称为水彩画似的操作。看看天然牙有什么颜色,就加入某种的效果瓷,做回牙怎么都得十多种。
第二阶段,我终于明白了,某些颜色是来源于透明度。色彩,并不能够完全的再现它,所以,我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效果瓷。
而且,用得多远没有用得准重要,多就不利于准确。
当然,用的准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形态的掌控,这个基本功还是要有的。
回切,还是个稳妥的方法。
可能有人会想,不是要玩全锆吗?怎么通篇一字未提?这是前篇,是玩全锆的本钱,只有深刻的认知牙齿颜色,才能知道全锆在表达颜色上存在的优缺点。全锆一直是我提倡推广的实现简单美学修复的方式,它与传统工艺相比究竟有哪些优势,又有什么局限性?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