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口腔正畸医生陈杰

欢迎交流学习。
×

正畸临床病例(七)——简单高效纠正磨牙锁合

发布时间:2020-01-14 13:07  | 文章分类:正畸浏览次数:450  |  评论:0  | 推荐数:0

    月初写了个病例(五)—关于数字化的尝试/搭建,询问周总编的看法, 周总编辑表达了对我的肯定,同时建议我博客内容多侧重技术方面。这个说的很实在,我们都是一线临床医生,首要任务就是在接诊患者后解决患者的主诉问题,来KQ88的目的亦是如此。希望我们在学习后,从事临床中,看到患者口内牙齿错合情况,脑子里就能出现一种或多种解决它的方法,并且从中选出最简单高效的那种。

    口腔科不像内科开处方,他对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技术类的东西就是要多练,从模仿领悟 然后创新,有个积累熟练的过程。但不要认为会些技术就自认不错了,术只是基层建筑,懂“术”之后 面对复杂病例就可以考虑怎么“排兵布阵”、运用他。 器、术、法、道这其中的关系,在正畸上更是体现明显。     口腔人,一直在路上。

    (我的博客文章内容偏向“实战”,方法也是书本等理论实践后,慢慢摸索出较为实用的方法写上来,有不足错误之处,希望朋友们批评指正,相互进步。)

     下面讲 磨牙锁合 的问题

      磨牙锁合常见发病原因:牙弓后段牙量骨量不调、牙齿异位萌出、肌功能异常、不良习惯等等。

      好发部位:上下第二磨牙。正锁合多见。

      解决方法:1.颌间:上下交互牵引纠正锁合。  2.颌内:弹性牵引扶正竖直歪牙。

   

      CASE 1.

      HYR 女 23岁 补牙时发现第二磨牙锁合,沟通告知可以通过正畸纠正锁合回复牙齿咀嚼功能,患者同意。

      WX20200113-223253@2x.png

      口内可见其他牙齿咬合很好,所以没有纳入矫正,仅对锁合患牙采用了“上颊下舌”交互牵引,如图所示。


      WX20200113-224236@2x.png

     上图中有3个地方解释下:

      1.牙合 面用树脂斜面导板(有导板成型模具制作方便),一提供牵引时路径引导,二用来控制垂直向防止牙齿伸长。必要时重新更换位置。

      2.下牙舌侧扣尽量用扁平形状,减少对舌体的刺激,现在粘接材料强度都能满足临床需求,粘接时隔湿做好,扣子不容易脱落。

      3.牵引皮圈力量可以从 1/4  3.5OZ牵引圈开始,嘱患者每晚更换,2周或者4周复查一次。


     结束后照片

下颌47扶正

IMG_6500_副本.jpg

侧方照

QQ截图20200114124305_副本_副本1.jpg



   

  CASE 2

  这个用的是颌内牵引,采用的是改良的横腭杆(如下图),TPA可以稳定横向宽度,并且提供矫正7号牙的支抗,一举两得。

 WX20200113-224429@2x.png

 注:1.颌内支抗纠正患牙时一定要用TPA。无论纠正的是单侧锁合还是双侧锁合。

        2.牵引用链状圈还是镍钛拉簧(附下图案例)?这个根据患者牙齿、咬合、牙周等情况,他们作用都是提供牵引力,一个间断力,一个持续力。

WX20200114-004448@2x.png

       3.链状圈从颊侧牵拉至舌侧钩时,一定要从 牙合面过,防止牙冠竖直后伸长,形成新的咬合干扰。


CASE 3

    这个是个别牙反颌病例,通过前两个病例的思路、技巧,这个也不难解决。病例表象不同,本质是一样。

     患者 男 45y,种植后修复,由于45颊侧移位,影响46修复,转正畸科我这里做处理,术前照:

WX20200113-225356@2x.png


术后照:

WX20200113-225935@2x.png

把45纳入牙弓用了4颗托槽,一截1925ss,一段链状圈,耗时2个月,不耽误46修复,局部矫正对患者日常饮食,无明显影响,患者满意。

WX20200113-231101@2x.png



     CASE 3 具体做法,我画个图片(如下),利用舌侧矫正原理,记号笔在1925ss上标记距离,弯制好后,被动就位到托槽槽沟内,把43、44作为支抗单元,拉45回牙弓。

WX20200113-235441@2x.png


总结:

        1.锁合的纠正还是牙齿三维方向的控制,关注牙齿颊舌向倾斜时更要考虑垂直前后向空间。

            2.第二磨牙矫正空间不够时可以考虑拔除相邻智齿。

            3.锁合牙没有经历过生理磨耗,注意纠正过程中,牙尖也需要适当调磨。

            4.文章病例都是局部正畸,如果是全口正畸,有弓丝或者牙套稳住牙弓,那还会简单很多。

            5.法无定法,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后,朋友们也可以弯制其他曲,或者方法。


      下方是微信二维码,欢迎与同行交流。

    WechatIMG568.jpeg

分享文章: 微信 新浪微博
×
0
发表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口腔医学网的观点或立场

最新评论

关于博主

牙医陈杰
欢迎交流学习。
  • 博客等级:
  • 博客访问:268326
  • 关注人气: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