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超正畸

不定期分享成功病例,科普口腔正畸知识,扫除对牙齿矫正的误解及盲区。
×

96期,慎接!严重骨性II类凸嘴,小下巴,拔牙矫正极限内收,Insignia案例

发布时间:2021-05-09 06:38  | 文章分类:正畸浏览次数:523  |  评论:0  | 推荐数:0

众所周知牙齿的移动界限由骨头厚度决定,

今天这位女主是临界案例,

又愿意和医生一同承担风险

这个界限可能被突破一点点

结果会怎样呢!?


这期案例分享很特别!

算是一次试探牙齿移动边界的案例


如果不是治疗结束7个月后的随访CT,

真不敢和大家分享!


特别严重的骨性二类嘴突,

上前牙舌倾!

下前牙过度唇倾!

露龈笑!

符合正颌外科适应症病例了!!

聂梦影对比.jpg

没有手术

我们拔掉右下治疗过的磨牙和3颗前磨牙

结合支抗钉纯正畸,

结果可以接受


详细过程如下:


(文中大量动图,缓存会稍慢,耐心等待哈!)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04.jpeg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05.jpeg

正面:开唇露齿,左右脸型稍不对称

侧面:突面型,鼻唇角锐,下巴短

TMJ:未见明显异常

其他:口呼吸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06.jpeg

上下颌齐

浅覆合,深覆盖

双侧磨牙、尖牙完全远中关系

上下颌牙弓卵圆型

47充填物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07.jpeg

双侧髁突关节稍不对称

46RCT治疗史

下前牙唇倾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09.jpeg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14.jpeg

从CT上看骨量偏少,


下前牙直立可以,

但上颌前牙大量内收是个难题


我们告知风险(上前牙内收有限,易骨开窗/开裂)

建议患者慎重决定


我们也给了个较快且没什么风险的方案:

做个下巴也可以改善嘴凸

模拟中可以看出即使下巴出来还是怪怪的


几天后患者再次登门

表明内收量可以减少,接受治疗效果低于预期


好吧,接单了!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27.jpeg

第一个要确认的是拔不拔牙?

我们推荐通过张慧男老师的拔牙7条参考方向








临界案例:拔不拔都不好做!


看看ABO的DI困难指数有多少呢?






DI:43分,算非常困难的案例了


患者2年后要去法国留学,时间上也给了个限制

难上一个新台阶呀!


我们比较顾虑两年无法完成如此困难的案例

就推荐患者选用隐形矫正

后期可以带牙套出国收尾


这是第一版治疗方案

动画是真漂亮!

大量的磨牙近移!

大量的前牙压低控根内收!


怂了怂了


这个案例不适合隐形

再约患者告知矫正只能固定的托槽来实现

患者接受顺便提出了个小小的请求:

24个月一定要拆除钢牙!!!


只有定制的钢牙可能有戏了

收集口扫数据和CT数据上传到Insignia


输出带牙根的模型

可以方便让医生评判牙根的治疗后走向


我们给insignia的设计单:


1,拔除14、24、35、46.

2,强支抗控根内收上前牙

3,下牙拔牙空间用于直立下前牙和近移磨牙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43.jpeg

托槽转矩上看:个别上前牙还不如DamonQ高转矩托槽

我和临床部小林老师多次沟通

要求增加多一点的转矩补偿

老外回复:

IMG_0521.jpg

问清缘由是我们选择19*25的大尺寸不锈钢丝,给的转矩补偿已经是极限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47.jpeg

目标位确认,

绿色影像是治疗前,

通过


动画只是方便医患理解牙齿移动大致经过,

和治疗实际情况会有不同

所以不用管它移动的是否合理

(隐形矫正就一定要确保动画的合理性)


治疗开始

通过托槽定位导板安装托槽到口内的牙齿上

代替传统肉眼定位

截屏2021-05-09 上午6.46.05.png

(初装托槽的图片漏拍,上图是90期患者的拿来借用一下)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52.jpeg

为了患者体验佳,我们只粘接了上半口托槽,

下半口可以1周后粘接

这里是因为上牙整齐第一根丝就用了14*25含铜镍钛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54.jpeg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56.jpeg



上前牙区增加支抗钉(1.5*8 mm)原因:

1,虽然给了高转矩的上颌前牙,还是担心转矩不足.

2,拔牙内收前牙覆合加深出现,需纠正

3,患者需要解决露龈笑问题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64.jpeg

疫情,期间4个月没复诊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70.jpeg

这里犯错了!


患者介意门牙缝隙,这门缝漏财哈

当时也没觉得哪不妥,直接上橡皮链拉拢4颗切牙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71.jpeg

很快拉拢

拉拢后用结扎丝固定了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72.jpeg

前牙支抗钉的压低效果真是棒棒!

控根效果也不错,前牙根形变平坦许多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78.jpeg

拉拢后就出现异常

理论上这3个月都在内收关缝隙

但上颌的拔牙间隙竟然没变化!!!


两方面原因:


第一个方面:

上切牙之间拉拢后支抗钉卡在牙根腭侧

压低影响不大,

内收就不行了!


下图方便大家理解

以往我们植入前牙钉都是垂直骨面

如果患者前牙牙根细,或者牙根间距够大

是不会影响前牙内收的

我们错误的拉拢了本来自然分开的前牙

让支抗钉卡住了内收移动的切牙


以后建议改进一下

1,植入时可以将支抗钉的植入角度稍稍调整:与前牙内收移动方向平行

2,预先将1和2之间推开间隙后再植入


第二个方面:

上前牙腭侧没有骨头了


果断取出前牙支抗钉,

不会卡了,

前牙开始丢转矩内收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93.jpeg

继续用颧牙槽脊的支抗钉来内收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95.jpeg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097.jpeg

之前拔牙间隙很快就关掉大半

但是出现了颌平面偏斜

再次装上右上的前牙支抗

(怕支抗钉再次影响前牙移动,就装在高位)



患者给的时间不多了,我们通过II类的牵引来解决最后的拔牙间隙



Insignia数字定位,

让后期精调的机会不多


结束前应该用结扎丝固定牙齿1-2个月,

让牙槽骨和牙周膜重建,

突然患者收到通知马上要动身出国,

只能提前拆除托槽,

粘接舌侧保持丝


我们保留了患者的托槽

如果有复发等患者回国后再矫正



截屏2021-05-05 上午7.55.34.png

侧位片可以看出当时如果继续控根内收上前牙,

上前牙牙根很可能会离开上颌骨!!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111.jpeg

截屏2021-05-05 上午7.55.26.png


骨性II类的患者,还是需要前牙做代偿才能减小覆盖

患者的嘴突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远超患者预期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122.jpeg

前后CT对比可以发现上前牙唇侧骨量充足,

但腭侧就···


有一种解释:腭侧有新骨形成但密度很低在CT上很难成像



总结与治疗体会


1,严重的骨性二类患者,上前牙需代偿舌倾,下前牙需代偿唇倾来减小覆盖和确保前牙根在牙槽骨内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116.jpeg

上前牙哪敢去表达设计中这么多的根舌向转矩,

治疗初期其实不用设计过多转矩补偿 


2,Insignia省了大部分的精细调整,但托槽类似DamonQ托槽偏窄,牙齿的扭转不足一样会出现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117.jpeg

模拟中下前牙排齐度很好

但实际下2和3同样出现DamonQ的常见问题:

扭转不足


(改进方式:粘接托槽时偏近中)

截屏2021-05-05 下午8.05.59.png

随访时免费赠送下半口再治疗:手动调整下颌2、3向近中


3,前牙大量内收CT可见腭侧骨开裂,可能不准!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121.jpeg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123.jpeg

7个月后患者从法国回来复诊,

新CT中腭侧出现了可见的牙槽骨


4,增加前牙的根舌向转矩是这个案例成功的关键

聂梦影最新图片输出.119.jpeg

我们用了五宝中的后三种,

当然支抗钉是最大的功臣


治疗结果通过CRE来看还算不错

文章作者:


截屏2021-05-09 上午7.06.45.png

截屏2020-09-20 上午12.06.19.png




分享文章: 微信 新浪微博
×
0
发表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口腔医学网的观点或立场

最新评论

关于博主

南昌矫正牙医潘超
不定期分享成功病例,科普口腔正畸知识,扫除对牙齿矫正的误解及盲区。
  • 博客等级:
  • 博客访问:1794882
  • 关注人气: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