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30岁女性,公司职员。
主诉:牙黄伴牙不齐多年。
现病史:数年前因为牙齿黄,于当地诊所接受树脂贴面治疗,贴面后牙齿出现敏感症状,近期树脂部分脱落,牙齿着色加重遂来诊。
既往史:否认药敏史,否认高血压等系统病史。
检查:口腔卫生良,上下牙列轻度拥挤,11.21外翻,13-23唇面不规则树脂残留,树脂与牙面过渡区微渗漏,着色,13-23邻面不同程度脱矿,11.21邻面龋,22灰褐色,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X线根尖片示22根尖周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全口余牙呈黄褐色不同程度着色伴不规则缺损。
去除13-23残余树脂后口内照片
诊断:13-23牙体缺损,重度氟斑牙,安氏一类错颌,22慢性根尖周炎,11.21浅龋
治疗计划:与患者沟通后决定11.21树脂充填,22RCT,正畸治疗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全瓷单冠修复13-23,瓷贴面修复14.24。因患者上前牙临床牙冠大,唇面釉质明显减少伴邻面脱矿,患者希望修复体制作小巧精致,遂放弃贴面,选择全冠修复13-23.
治疗经过:
上牙列矫治结束后
牙体预备后临时冠比色照片
上前牙单冠戴牙后
14.24贴面比色照片
贴面试色照片
14.24贴面完成照片
修复完成后照片
病例体会:
1 . 前牙美学修复的影响因素众多,红色美学涉及到龈缘曲线,龈缘顶点位置,龈乳头低点位置,笑线位置等,白色美学涉及到牙齿排列,牙冠形态,牙冠大小比例等等,唇齿关系满足切缘曲线落在下唇干湿线上。
2 . 前牙通过制作修复体改型,改色大多都涉及到咬合设计,新的切道斜度仍要满足前伸合后牙分离,侧方合工作侧尖牙引导,非工作侧磨牙分离。
病例不足之处:
1 . 照片不完整,没有呈现基牙预备后的形态,没有功能状态下咬合接触点的分布照片。
2 . 前牙美学设计没有采用数字化微笑设计,牙体预备没有在导板下进行,凭经验还是不够精准。
感悟 :
信息化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效率也大大提高,口腔医学的博大精深,让人丝毫不敢松懈,因为我们自以为的“完美病例”往往是充满瑕疵的,只有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深度,才能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专业水平和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