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发病例了,自从参与到门诊管理工作以后,自由时间越来越少了,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作为一名门诊的管理者,需要肩负很多责任,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1、把控医疗质量。
把控医疗质量,简单的几个字,但实施起来却是不简单。
它需要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还需要齐心协力,更需要长久的去检查。
把控医疗质量:没有过度医疗,没有医疗事故,给顾客提供的都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门诊每一位医生都能够用心操作,尽自己最大能力服务顾客,
不同学科之间要经常会诊和分享,团队之间彼此协作帮助。
如果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治疗,及时转诊给门诊上级医生,而不是把顾客推出门或者自己乱做。
2、对门诊利润负责。
这两点都关系到门诊的长久发展,管理者应该时时牢记这两点。
管理和临床是两块完全不同的内容,临床做的好的未必懂管理,懂管理的未必临床技术好。
为了不让自己偏移到某一边,自己要一直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同时也要保持两者齐头并进。
如果让我总结一下管理方法的话,我觉得可以这样概括:
1、临床技术上的问题,要放在技术层面来讨论,而且是要让大家一起讨论,不能以管理者的身份强压技术。
2、管理上的问题,就用管理的方式来解决,要用管理的思维来解决,不能参合技术,不能以技术高低来定论。
很多管理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在管理和技术这两方面关系上没有分割清楚。
曾经我们就遇到过技术很厉害的医生,然后公司让这个医生晋升为管理者来负责一家门诊的运营,但是后期观察下来,门诊的管理做的并不是很好。业绩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同时整个团队凝聚力差,员工流动性高,这些都说明技术好的医生未必就会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管理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
好了,言归正传,回归到病例中来。
先简单介绍一下病例过程:
这位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初诊主诉是有一颗牙齿遇冷热有疼痛,近期有持续加重的趋势,过来检查。
我们先看一下患者初诊时候的全景片
从这张全景片上来看,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后牙区的颌面磨耗。
患者口内检查,26隐裂,冷热刺激痛,不敢确定隐裂的深度,所以术前告知后续的治疗可能出现的情况。
隐裂的治疗方案:
1、树脂充填,适合较浅的隐裂
2、冠修复
3、根管治疗后冠修复
4、拔除后种植修复
这四种可能性都需要跟患者沟通清楚才可以动手治疗。
这个病历口内检查,初步确定的方案是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根管治疗先解决疼痛问题,冠修复解决后期隐裂问题。
于是签署同意书,局部麻醉下开始进行根管治疗。
这个是根管治疗之前的根尖片,从这张片子上还是可以看出牙齿折裂的痕迹的。裂痕直达髓腔,但是是否伤及到髓室底部,还需要打开髓腔检查才行。
于是开始根管治疗,根管治疗常规操作,这里就不过多陈述。
但是患者习惯用这一侧咀嚼,已告知患者治疗期间要用另一侧咀嚼,但是患者偶尔还是会忘记,结果在根管治疗开随后没过几天,患者来电话说牙齿咬裂开了。
于是约患者回来复查,果然牙齿完全劈裂了,不能保留需要拔除。
在治疗之前已经跟患者进行过相关内容的沟通,所以患者还是能够接受最终拔除的结果。
于是,开始拔除患牙。
请注意,从上一张根尖片可以看出患者的牙齿牙根非常长,腭根深入到上颌窦内,所以这种情况如果把牙齿拔除,势必会导致上颌窦穿孔的形成,这一点需要术前跟患者告知,避免后期的医疗纠纷。
所以,提醒读者,如果遇到拔除上颌后牙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是否可能会导致上颌窦穿孔,术前X光片要仔细检查,必要时拍摄CT,并术前告知患者。
分根,微创拔除6号牙齿,正如之前所述,腭侧根拔除后形成上颌窦穿孔。
并在书后一周内形成急性上颌窦炎,患者表示喝水时有水流入鼻腔,口内拔牙创有液体流出,面部颧骨下按压有胀痛。
预约患者过来复查。
下面一张片子是患者当时复查拍摄的CBCT
我们看一下这张CT片子,从片子上可以看到上颌窦底部有穿孔,上颌窦腔内有大量积液充满窦腔。
告知患者目前病情,因为后期6号牙齿需要进行种植修复,所以需要并积极治疗上颌窦炎症。
通过积极的治疗,术后三个月复查,我们给患者拍摄了一张CT片
从这张CT片子上看,患者的上颌窦炎症得到了很好愈合,同时牙槽骨也有一定的恢复,但是牙槽骨的密度还不够,还需要等待牙槽骨进一步的愈合。
等待三个月,复查拍摄CT片。
从这张片子上可以看出,上颌窦炎的炎症消失了,同时,牙槽骨恢复的也非常好,虽然高度不足8MM,但是从目前恢复的结果来看,后期种植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只不过是需要进行少许内提升即可。
但是就在这个期间,患者右侧的上颌6号牙齿,也出现了牙齿隐裂,但是幸运的是这颗牙齿发现的及时。于是,我们就患者右侧上颌6号牙齿进行了牙冠修复,避免了后期的根管治疗或拔除。
牙冠修复完成后,患者的冷热敏感消失,使用起来感觉很好。
左侧上颌6号牙齿常规进行种植修复,同期内提升。
下面这张片子是种植术后当天的全景片,植入ASTRA TX 5.0S*9MM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45Ncm 。安放愈合基台。
术后三个月复诊二期取模,最终牙冠修复,完成整个病例。
下面这张片子是牙冠安装后的根尖片。
从最后的根尖片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种植体愈合的还是很好的。
在这里再额外多说一句,对于牙齿劈裂拔除的病例,后期进行种植修复时尤其是要关注患者的咬合问题,修复体牙冠形态的设计,咬合的调整等等都需要注意。否则种植体也容易出现牙冠碎裂崩瓷,中央螺丝折断,或者种植体骨集合失败等等问题。
总结:
上颌后牙区进行种植的时候,因为上颌窦其解剖原因,经常会影响到种植修复。
常见的影响因素有:
1、上颌窦气化导致骨量不足
2、上颌窦炎症,如窦底黏膜增厚、积液、囊肿等影响上颌窦提升手术
3、上颌窦瘘,长期不愈合。
4、上颌窦内容物异常,钙化,肿瘤等
对于这些因素,如果上颌后牙区需要进行种植手术,那么就需要先进行上颌窦的处理。
我们再看一个病例:
这是一名女性患者,左侧上颌4号牙齿因为牙周炎松动明显,需要拔除。
下面是患者初诊时候的全景片
从全景片上我们可以看出左侧上颌窦里面有一个囊肿。并且该部位牙槽骨的高度明显不足。
如果这个牙齿拔除后需要进行种植修复,那么就需要进行上颌窦炎症的处理。
所以治疗方案为:
1、拔除患牙
2、清理上颌窦囊肿
3、种植,同期上颌窦提升。
牙齿常规拔除,拔除后三个月复查的CT片如下:
从片子上可以看出,该位置的上颌窦囊肿并没有因为牙齿的拔除而消失,同时该位置的牙槽骨可用骨高度不足。
所以下一步的计划是去除上颌窦内的囊肿。
下面这张是上颌窦囊肿清除后,术后2个月的CT,从CT上可以看出上颌窦内非常干净。
后序的治疗就是常规的种植手术。
最终修复完成后的X光片
关于上颌窦的问题,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内容值得讨论。
后续我会慢慢跟大家分享。
感谢您的阅读
上海牙医张文鑫
微信:zwxd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