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9岁
主诉:右下后牙进冰饮时酸痛3个月。
现病史:右下后牙2年前在外院行充填术,近期进食冰饮料时出现酸痛,要求诊治。
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史。
检查:全口恒牙列,全口咬合正常,45颌面可见浸墨状龋坏、探-、叩-、扪-、牙龈未见异常;46颌面可见 明显充填物、充填物边缘探及软龋、颊侧及颌面可见牙体透黑、探-、冷+、刺激物去除症状随即消 失、叩-、扪-、牙龈未见异常;47颌面窝沟内可见浸墨状龋坏、探-、叩-、扪-、牙龈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45远中低密度影像达牙本质中层,46颌面可见低密度影像达牙本质深层,47颌面可见低密度 影像达牙本质浅层。
诊断:45深龋、46深龋、47中龋.
治疗计划:45、47行Tetric N系列义获嘉树脂直接充填,46采用瓷嵌体间接修复,患者知情并同意治疗。
治疗过程:
术前-口内照
术前-口内照-颊侧观
术前-口内咬合照
术前-X线片
术中-在橡皮障下进行蓝标车针去腐,备洞,并用红标车针进行修整锐利非边
术中-去腐后
术中-去腐后用EVE枣红色硅胶轮进行釉质抛光。
术中-使用格鲁玛35%酸蚀剂酸蚀釉质30s,用喷水枪彻底冲洗20s,使用无油无水气枪轻吹牙面至白垩色。
术中-涂布Kerr粘结剂①液15s,接着涂布②液15s,无水无油气枪轻吹至牙面粘结剂呈有光泽的薄膜状固化20s。
术中-树脂充填过程中,先本质树脂后釉质树脂,分层充填,固化。
术中-借助加里森套装恢复邻面洞型
术中-树脂充填完成。
术后-红标车针去除多余树脂,
术后-使用尼康蓝色100μm咬合纸嘱患者行正中咬合5次,接着使用红色30μm咬合纸嘱患者行侧方咬合5次。调合
术后-使用EVE硅胶轮初步抛光
术后-黄金刷抛光颌面窝沟
术后-抛光碟抛光边缘嵴
术后-EVE八爪鱼抛光牙面整体,先用粉色初抛光,再用绿色高度抛光。
术后照
树脂堆塑结束后46行嵌体基牙预备,3shape数字化口扫
CAD/CAM椅旁切割,铸瓷嵌体照
铸瓷嵌体预处理-50μm氧化铝微粒喷砂,BISCO9.5%HF60s,冲洗净,无水无油气枪吹干表面。
涂布瓷粘结剂,轻吹,涂布硅烷偶联剂,放置5min,备用
基牙氧化铝微粒喷砂30s后冲洗净,35%磷酸酸蚀牙面30s,冲洗净,吹干。
基牙涂布瓷粘结剂,光固化20s。
义获嘉本质树脂加热至37°备用,粘结过程中用震荡器去除多余树脂。
去除邻接多余树脂,固化40s。
抛光后效果
术后X线片
1、牙体缺损的治疗以恢复患牙形态和功能为目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材料成为牙体直接粘接修复的首选材料,其良好的性能可以满足临床牙体修复治疗的要求,恢复结构和功能并兼具微创和美观。但是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复合树脂不仅要抵御细菌的侵袭,还面临来自宿主的生物降解。此外常用的牙科树脂充填材料会产生聚合收缩,形成微渗漏,引起继发龋,导致修复治疗的失败。聚合收缩是指在复合树脂固化过程中由可流动的糊剂凝固成密度更大的固体,体积发生收缩。单体分子间由范德华力转变为短共价键,减小了它们之间的距离,树脂的聚合收缩,可导致临床术后的牙本质敏感,边缘微渗漏和继发龋,甚至产生牙尖偏移。
2、大面积牙体缺损是口腔修复在临床中的处理难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和美观。不同牙齿的解剖形态和承担的咬合力不同,因此患牙的牙位特点影响其修复方式的选择,其方法可以分为直接充填和间接修复两种。
3、随着现代牙体修复学的发展,出现了牙体缺损嵌体化的修复趋势。随着粘接水平的提高及嵌体材料的更新,嵌体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全瓷材料理化性能非常稳定,邻面可高度抛光形成良好的邻接关系,机械性能良好,耐磨耗、耐腐蚀性,美观性好,是临床上修复材料的较佳选择。
4、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技术的发展,制作更加趋于精密化,边缘密合性能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更精细化完成修复体的制作。不但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CAD/CAM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口腔修复进入数字化时代,受广大患者及临床医师的欢迎。
5、本病例45.47中小洞我们采用树脂直接充填有着很不错的效果,46邻面缺损的深大龋洞病例我们采用嵌体间接修复,可以最大程度的恢复邻接关系,但病例远期效果还尚需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