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程序释疑解难(二)
二、阵发痛还是持续痛?
患者主诉牙痛或颌面部某一组织疼痛,最重要的问诊是疼痛规律,即阵发性痛还是持续性痛?能问到这句话就算是问到点子上了,然后再对患者诉说的规律进行分析,就能大致判断是什么病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请大家想一下,口腔常见的几种疾病哪一种是阵发性痛?哪一种是持续性痛?了解清楚对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疼痛规律,阵发性痛除最常见的急性牙髓炎外,其次就是三叉神经痛,还有极其罕见的心源性牙痛(心缺血引起的,患者自觉牙痛)。持续性疼痛则包括常见的急性根尖周炎、龈乳头炎、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拔牙后反应性疼痛、拔牙创感染、干槽症等。此外,有的上颌窦病变(包括上颌窦癌、上颌窦囊肿、上颌窦炎)疼痛也是持续性的。
下面举两个误诊病例来说明问这句话的重要性。
病例3:女性,57岁,主诉:左下磨牙拔牙创疼痛20多天。
现病史:自述4年前因36缺失在某个体牙医诊所行35-37烤瓷桥修复,20多天前出现36根部疼痛,在某市口腔医院就诊(患者工作所在地),经拆除固定桥后拔除36残根,但术后自觉拔牙创疼痛,先后多次复诊,均以清洗拔牙创及口服消炎止痛药等处理,因症状无明显改善,后又就诊于本市某医院口腔科,处理方法基本上相同,昨晚因疼痛加剧前来本科求治。
检查:36拔牙创明胶海绵填塞,取出海绵可见拔牙创空虚,底部有碘仿铺垫,周围牙龈无明显炎症,35远中合面深龋有探痛,叩(+),冷水测试(++)(图)。
追问病史:疼痛为阵发性发作,每次疼痛数分钟至十多分钟不等,夜间疼痛加重。
诊断:35急性牙髓炎
处理及结果:局麻去髓,术后2天复诊症状已完全消失,根充后3个月前来冠桥修复,自述未再疼痛过。
病例分析:本例患者以冠桥修复体下方残根疼痛为主诉就诊,接诊医生没有询问疼痛规律,发现桥体下方有残根存在,就拆除固定桥后拔除,术后复诊患者诉拔牙创痛,不但没有询问疼痛规律,对35深龋亦未详细检查,就事论事的处理拔牙创,导致误诊误治。当然,以牙外组织疼痛(错位痛)为主诉的牙髓病变,目前文献尚未见有报道,本人在近十多年已诊治43例,其中自发痛37例,冷热刺激痛3例,可摘义齿进食时疼痛3例。主诉包括眼眶下、耳朵、颊部肌肉、牙槽嵴、颌骨、拔牙创及口唇等。以拔牙创(9例)、牙龈(9例)及无牙合牙槽嵴疼痛(8例)最多,这也是众多牙医对此类牙髓病误、漏诊的主要原因。本例经两个医疗单位均未能正确诊断,使患者疼痛达20多天之久,其教训之深刻。前已述及:其他组织炎症性疼痛都是持续性的,只有急性牙髓炎和三叉神经痛才是阵发性的,而三叉神经痛疼痛持续时间仅数秒至数分钟,与本例疼痛持续时间相差甚远。因此,无论患者主诉口颌面部任何组织疼痛,问诊必须要厘清是阵发性痛还是持续性痛,只要是阵发性痛就要重视牙齿的检查,这样才不会被患者的错位痛觉所迷惑,才能做到精准诊断合理施治。
病例4:女性,22岁。
主诉:右下后牙持续性疼痛2小时多。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个多小时前自觉右下前磨牙疼痛,呈持续性痛且渐加重,现就诊求治。
检查:45远中合牙色充填体,冷水测试(++),叩诊(±);46合面中度磨损(釉质发育不全),合面近远中侧各有一较大面积牙色充填体,冷热试(一),叩诊(±),上述两牙均无明显松动,47远中合有大面积充填体,叩(一)同侧其他牙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诊断:45急性牙髓炎。
处理及结果:局麻去髓,拍片确定根管工作长度时发现46两根管口有少量充填体,近中根尖有较大稀疏影,予以开髓并贯通根管,近中舌根管有较多血性渗出液溢出(图)。
本例误诊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病史分析失误,对牙髓炎阵发性疼痛规律产生动摇,本例一开始就是持续性疼痛,并不符合急性牙髓炎的疼痛规律;②急性根尖周炎初期患牙无明显叩痛及松动,因而不重视做其他检查;③两个小面积充填体(实为大面积树脂之上开髓又填玻璃离子水门汀)臆断为活髓牙;④被45温度测试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结果所迷惑;⑤术前未拍片检查。
本例急性根尖周炎初期即就诊,检查体征不明显,45靠近46近中尖,可能是46近中根尖炎症充血波及到45,引起45牙髓充血反应,产生类似牙髓炎的检查结果,因而发生误诊。本例初诊如能确定46急性根尖周炎,治疗后45的体征就可能消失,过去曾有观察到类似病例,但本例45已去髓无法观察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