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病检查诊断新概念(中篇)
二、可复性牙髓炎与不可复性牙髓炎分类的临床意义
可复性牙髓炎是介于正常牙髓与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一种过渡性疾病,有一定的病因基础,主要是牙体严重缺损或牙周组织萎缩。例如,活髓牙备牙后、深龋、深楔状缺损、外伤牙折(包括合创伤)使深层牙本质暴露等,诊断可复性牙髓炎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无自发性疼痛史;
2. 患牙虽有较大的牙体缺损,但无露髓孔;
3. 温度测试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
4. 无垂直叩痛。
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症状与体征则与上述相反,临床上要确诊并不难,难就难在一些临界的病例。例如,某一患牙有深龋,上述几个条件均具备,采用丁香油水门汀作暂充填(间接盖髓术),但在观察期间出现不可复性牙髓炎症状,这可能与牙髓组织感染较轻有关,这种情况在局麻后彻底去除龋蚀组织均可探到露髓孔,只是较小而已。因此,对深龋诊断为可复性牙髓炎应慎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除了告知保髓的重要性外,对观察期可能出现的症状要及时复诊。
可复性牙髓炎与不可复性牙髓炎的鉴别,在感染途径难以界定的患牙最有意义。如深龋、活髓牙备牙后、牙周病晚期、深楔状缺损及重度磨损等。采用温度测试及叩诊,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冬令时节活髓牙备牙后,如未做暂时冠或暂时冠破折、脱落,患者在张口吸气时就会出现牙痛,不注意详细了解病史,有的还会认为是自发痛,温度冷测试更会出现剧痛,为此而被盲目去髓者不在少数。
病例2:15岁女性患者。因46合面大面积龋,某医生拟行烤瓷冠修复,备牙后因故未做暂时冠保护,次日患者复诊诉昨晚牙很痛,是否需要作去髓术经治医生难以决定。查: 46未见露髓孔,叩诊(—),冷水测试患者疼痛剧烈,但吐去后疼痛即消失。时值冬令时节,室温及水温均在10cº左右,患者张口冷空气刺激就会感到牙痛,询问病史并无睡眠后自发痛史,根据以上检查诊断为可复性牙髓炎,经制作暂时冠保护,消除病因后症状消失,烤瓷冠按时装戴,此后随访未再出现症状。
牙医对可复性牙髓炎与不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知识缺如,常会造成某些牙髓病的漏诊。例如,牙周病晚期出现的冷热刺激痛,咬合无力,许多医生不注意作温度测试及叩诊,往往以洁牙及服用抗菌药物打发患者,导致一些慢性逆行性牙髓病变漏诊。重度磨损患牙出现冷热刺激痛或咬合酸痛,如不进行温度测试及叩诊检查,往往会作为牙本质过敏处理,也会导致慢性牙髓炎漏诊。上述两种情况发生的牙髓病变误、漏诊病例较多,不胜枚举。
三、牙髓部分坏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牙髓部分坏死是牙髓炎症发展的结果,其病理介于牙髓炎与牙髓坏死之间,急、慢性牙髓炎均可发生,且有明确的症状与检查体征。传统的分类只有牙髓炎及牙髓坏死,个别文献报道病理检查牙髓部分坏死的结果,临床表现尚未见有报道。在这一方面笔者做了一些探讨,在《实用牙髓病诊疗学》中提出分类,并列出临床表现及检查体征。
牙髓部分坏死多见于多根的磨牙,单根牙较少见。由急性牙髓炎转化而来的牙髓部分坏死,先有数分钟至十数分钟的阵发性疼痛史,最后一次有超过半小时以上的持续性疼痛;慢性牙髓炎转化而来的,先前有明显的冷热刺激痛,但近日刺激痛减轻,有咬合无力或轻度咬合痛。检查患牙有以下体征:①有明确的感染途径;②如为深龋或深楔状缺损所致,可探及露髓孔但无探痛;③温度测试有类似可复性牙髓炎的结果(+),但刺激痛较迟缓而轻是其显著特点;④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叩诊痛;⑤研磨试验无反应;⑥开髓后手持器械在根管的不同节段有探痛。
上颌磨牙颊舌根髓的血供不在同一血管,如果细菌从近舌侧牙周袋感染牙髓,炎症后期舌根髓及冠髓首先坏死,但颊根髓血运由颊侧供给,因而仍能存活或轻度炎症。这种情况温度测试颊舌侧可出现不同的反应,热器械或电热仪检测就会出现颊侧阳性,舌侧阴性,研磨试验及开髓患者无痛感,手持器械探查颊侧根管有痛感。
牙髓部分坏死还可发生在根折裂的磨牙,折裂侧根髓及冠髓坏死,其分解产物大多从牙周排出,个别则穿破牙槽骨出现窦道口,但健侧牙髓仍能存活,形成牙髓温度测试阳性与窦道口并存的现象。这种情况的患牙如果健侧根髓未感染,则表现为牙髓部分坏死的症状及体征,若继发感染则出现慢性牙髓炎的症状及体征。
除逆行感染外(牙周病或根裂),龋源性及其他感染途径导致的牙髓部分坏死,冠髓首先坏死,根髓可在不同节段坏死,其存活量多少决定温度测试的结果,如仅冠髓及少量根髓坏死,温度测试有反应;若仅剩近根尖少量残髓存在,温度测试可能无反应或反应很轻。
急性牙髓炎转化而来的牙髓部分坏死,就诊时往往会出现症状与体征不符的现象,患者主诉有剧烈阵发性牙痛,检查冷热水测试反应较轻或无反应,尤其是一些感染途径隐蔽的患牙,更会造成诊断困难。但详细询问病史,最后一次疼痛多持续半小时以上,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病例3:24岁男性患者,主诉左下磨牙疼痛2天前往某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未发现牙髓阳性体征,臆断为龈乳突炎,开药打发患者,因症状未能消失而转诊。查:右下牙未见异常体征,25中央沟似有浅龋,探针末端可探入约1㎜,叩诊(±),冷测试(—),热测试(+)且痛较轻微。予以扩大窝沟,发现为深潜行性龋,已露髓,探诊(—),开髓后扩大针探入根髓有痛感。追问病史,前两天为每次数分钟至十数分钟不等的阵发性痛,首次就诊前持续痛约半小时多,现已持续痛超1小时。诊断:25牙髓部分坏死。经局麻去髓术后症状消失。
四、提出错位痛及温度测试错位反应的新名词
众所周知,急性牙髓炎出现的自发性疼痛,会放射至同侧对颌牙或口腔颌面部组织。放散痛亦称牵涉痛,是指以某一牙疼痛为中心,同时感觉其他牙或其他组织也痛。例如,上后牙痛放散至颞部,前牙病变放散至后牙,有的只感觉到一侧牙痛,弄不清是哪颗牙痛,这种情况用放散痛或牵涉痛来描述就比较贴切。然而,多数患者是能指出‘痛’的牙位,但在医生检查后却发现是另外的牙病变。例如,患者自觉下牙疼痛,但检查却发现是上颌牙病变,这种情况用放散痛或牵涉痛来描述不切实际。还有更离奇的是,患者就诊时主诉是牙外组织疼痛,但这些组织检查没有发现病变或病变与症状不符,认真检查之后才发现是牙髓病变。
笔者在近20年发现以口腔颌面部组织疼痛为主诉的牙髓病45例,包括三叉神经支配的口腔颌面部几乎所有组织,有拔牙创、牙龈、无牙区牙槽嵴、口唇、舌部、颌骨、咽颊部粘膜、耳颞部、眶下区、鼻腔等。以拔牙创及牙龈疼痛为主诉最多,分别为8例、9例,确诊为急性牙髓炎的38例(10例已发展为牙髓部分坏死),慢性牙髓炎7例(1例已发展为牙髓部分坏死)。年龄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年轻患者少见,儿童的乳牙亦有3例。这种不觉牙痛的牙髓病,用放散痛或牵涉痛难以解释,而用错位痛来描述更为贴切。如急性牙髓炎主诉为颌骨或无牙区牙槽嵴疼痛等,慢性牙髓炎主诉为戴可摘义齿进食痛或进食时牙龈痛等,这种情况用放散痛难以解释,如不进行牙髓病的各项检查就可能较长时间误诊、误治。
病例4:65岁女性患者,主诉进食时左下后牙区牙龈疼痛20多天,其间经多个医疗单位多名医生(包括资深医生)检查均未能作出诊断,有医生告知可能为严重的口腔黏膜病,需到北京、上海请顶级的口腔黏膜病专家会诊,患者为此精神紧张,寝食不安。查:左下后牙区黏膜未见异常,27远中颈部深龋,探痛,叩(±),冷水测试(++),诊断:27慢性牙髓炎,局麻去髓后症状消失。
正确认识脓性针眼状窦口的成因及预后,可以避免盲目治疗带来的麻烦,其根管外原因出现的窦口,采用根管治疗是不会有效果的。
六、发现根折裂诊断的重要依据
合力导致的牙根折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个病种,常发生在磨牙,又以下第一磨牙最多见。无论上下磨牙,均以近中根居多,这可能与近中根呈薄扁形态有关,且多数有两个根管。无论活髓牙、死髓牙及根管治疗后的牙均可发生,其中活髓牙发生根折裂最多见。
1. 活髓牙根折裂 活髓牙根折裂的特点为:有牙髓炎或牙髓部分坏死的症状及体征,但牙冠检查无明确的感染途径,个别病例还会存在牙髓活力阳性与某一侧窦道口并存,即患牙既有窦道口出现,温度测试又有活髓牙的反应。探查折裂根某一侧有深而窄的牙周袋,并有不同程度的叩痛,X线片可见根管下段增宽影,有上述体征即可作出牙根折裂的诊断。
2. 死髓牙根折裂 多见于未治疗过或治疗中断的牙,牙冠合面大都没有缺损,患牙也可能原为活髓牙根折裂,但长时间未就诊导致健侧牙髓也感染坏死。死髓牙根折裂除了有窦道口或深牙周袋外,活力测试阴性,诊断主要依靠X线片,可见根管下段增宽影乃至折裂瓣角形移位,根尖周有环绕整个牙根的阴影,严重者呈酒瓶状。这与根尖周慢性炎症形成的阴影不同,根尖周慢性炎症形成的阴影,大都局限在根尖周的不同节段,而非整个牙根。
3. 根管充填后根折裂 是最难诊断的一种根裂,尤其是根裂初期,由于根充剂的影响X线片难以发现。但有以下症状及体征可供参考:①病史中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咬合痛;②患牙有轻度松动;③有不同程度叩痛;④根尖处有黏膜窦口或患侧有深而窄的牙周袋;⑤ X线显示根充良好,但有环绕整个牙根的阴影,初期根裂阴影较窄,后期则呈酒瓶状;⑥取出牙胶尖后根管中有不易吸干的新鲜血液。为慎重起见,排除器械超出根尖孔引起的出血,可封药观察数日,若二次换药仍有吸不净的新鲜血液,根裂即可确诊无疑。此外,还可采用根测仪辅助诊断,器械探入根管下段未达根尖即报警,提示根裂的可能性较大。
4. 桩核冠修复后根折裂 主要为牙根上、中段折裂,多发生在上前牙及单根的下前磨牙,单个牙修复易发;也可发生在精密附着体的桩核冠基牙。上述患牙桩核冠的桩钉设计及制作良好,但修复后易脱落,这种情况应高度怀疑根折裂,可取下桩核冠后检查根面有无裂隙。产生根裂的原因是剩余残冠舌侧肩领较少,合力产生的剪切力基本上作用于桩道壁,因而使牙根上段容易折裂,以铸造桩核修复最多见,成品螺纹桩次之。牙根上段折裂除修复体易松脱外,有的上前牙可见唇侧疱状隆起的窦口,牙胶尖示踪拍片止于牙根的中下段,折裂缝多呈近远中走向,X线难以显影,除非根管治疗失误,根尖周一般不会有阴影。
影像检查是各种根折裂最直接的证据,有条件行CT检查比X线片准确,但据有关报道,CT检查仍有18%左右的病例未能确诊,尤其是根裂早期。笔者对多例仪器检查未发现的根折裂治疗时发现,根管中有不易吸净的新鲜血液,是诊断根折裂的重要佐证。其原因可能是根尖折裂后出现裂隙,肉芽组织生长其间,器械轻触有丰富血运的肉芽组织就会出血,因而屡吸不净。这种情况需要与根管治疗期间根尖周组织渗血鉴别,慢性牙槽脓肿在根管治疗后期,有的也会从根管中吸出少量血液,但其大都呈暗红色而非鲜红色,且量少而较容易吸净。此外,还应排除过度扩根器械超出使根尖周组织创伤,以及近根尖处侧穿等。这两种创伤导致的出血,虽也是鲜红色,但一般出血量较少,如不再继续创伤大都容易吸净。
七、阐述两种创伤性牙折(外伤与合力创伤)既相同又不同的发病机制
外力创伤致前牙折断或牙震荡,常会发生牙髓或根尖周病变,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形式:一是折断露髓,细菌直接从牙髓感染;二是折断近髓,但髓腔未暴露,牙髓防御机制在短期内难以发挥作用,细菌从暴露的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三是牙冠未折断或折断很少,但牙震荡造成根尖移位,血管被挤压或破裂,牙髓血供受阻失去营养支持而坏死,牙髓坏死后,分解产物中的有毒物质,可造成根尖周组织损害,发生根尖周慢性炎症,此种情况多在创伤后较长时间发生。因此,外伤后无论牙体有无缺损,缺损多少,都有可能导致牙髓及根尖周病。
外伤牙如没有发生根尖移位,缺损仅在牙本质浅中层,暴露的牙本质与牙髓有一定距离,在口腔各种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牙髓的防御机制产生作用,牙本质小管分泌钙盐使小管变细乃至闭塞;髓腔中造牙本质细胞产生反应性牙本质,使髓顶的厚度增加,可以阻止细菌及有害物质侵入,因而牙髓就能相安无事。
合力创伤导致后牙舌尖或边缘嵴崩折,折断面可在牙本质的不同深度,与外伤不同的是,其根尖不会出现血供障碍,较浅的牙本质断面不会导致牙髓病变;中层牙本质暴露,其防御机制与外伤相同,一般也不会发生牙髓病变;只有较深层的牙本质暴露,尤其是近髓腔的牙本质暴露,牙髓的防御机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细菌及有害物质就会通过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使牙髓发生炎症,这种病理机制也与外伤相同,但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会导致牙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