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开槽填埋术---第4版创新之一
众所周知,过去对难以治疗的根尖周病变,大都采用根尖切术,需要切除较多的根尖组织,使患牙牙根变短,丧失牙根的部分功能。为此,笔者探讨用开槽的方法,去除近根尖部分根管中的感染源,用与组织亲和性好的材料充填,这样既能消除感染源,又能保持牙根的长度,使患牙的功能的以充分的恢复。
1.临床意义 本手术是笔者在根尖切除逆充填术基础上探讨的新方法,经临床观察表明有较好的疗效。本法最大优点是可以保留原有牙根的长度,且能彻底清除根管近根尖段的感染物质,使根尖周病变消失。本手术方法简单,操作容易。但少数患牙可能有侧枝根管存在,开槽只能消除唇颊侧的,其他根侧的难以消除。当然,如有显微根管设备,也可解决这一问题。退一步讲,即使侧枝根管存在,因其较细小,内存的感染源极少,对根尖周组织健康影响不大。
2.方法步骤 与根尖切除术相同的方法切开软组织,暴露根尖部分,止血后用细金刚钻从暴露的唇颊侧根尖开槽(图20-3),长度约3mm左右,清除暴露根管中的腐质,用3%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冲洗后吹干,沟槽用与组织亲和性好的材料充填,然后缝合关闭切口。钻磨沟槽时手机关水,由助手喷注生理盐水冷却。
根尖周有肉芽肿应先刮除,根尖呈尖锐状的也要先磨除,填补沟槽时止血要彻底,防止血液流入沟槽影响充填材料的密合性。
3.注意事项 本手术适应证、禁忌证与根尖切除倒充填术相同。但根尖处体积较小,开沟需要占据一定的体积,故仅适用于牙根较粗的患牙,对扁平根横径较窄的患牙不便开沟,因而不适用。
病例1:男性,51岁.旅居海外侨胞,3年前他院行桩核多单位联冠修复,术后常出现肿胀溢脓,他院建议住院行囊肿摘除术未采纳。予以开槽填埋术,术后症状消失,因疫情原因,4年5个月后回国,复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术前X线片
开槽后X线片
术后X线片
4年后复查X线片
弧形切开照
开槽口内照
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后
切口缝合
病例2:女性,46岁。24于数年前在他处行金属桩核烤瓷冠修复,后又行26种植与24烤瓷冠桥修复,近期24根尖处长一赘生物。经开槽填埋术后2周窦口消失,2年1个月复查未再复发。
术前X线片
进口MTA填充后X线片
2年后复查片
术前口内照
术后1个月口内照
敬告同行:《实用牙髓病诊疗学》第四版全书约900千字,插图700多幅,有40多个创新技术及创新内容,并整合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新技术、新观点。全书涵盖牙髓与根尖周病诊疗的方方面面,包括治疗后残冠残根的修复利用,以及口腔常用各种药物的性能及应用,牙病诊疗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在书中均可找到答案。出版社摊售的1000本书正在热卖中,需要者请直接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