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征文通知:u/1491/archives/2011/53811.htm
根管清理的主要手段就是:机械预备和化学预备(根管冲洗)。
机械预备研究一直很多,各种新的器械系统层出不穷,但是即使是先进的大锥度镍钛器械,要彻底清除内的感染物也是很不现实的。只有辅助有效的根管冲洗才是给力的手段。
离体牙无差错预备的最佳结果:
红色部分器械根本没有碰到
即便如此,无差错的根管器械预备,还是不足以达到彻底清洁根管的目的。
辅助有效的根管冲洗那是必须的。
次氯酸钠冲洗前后
一个科学的根管冲洗 程序:
1,次氯酸钠 冲洗髓腔和根管,保证根管内总是充满 次氯酸钠。(可以增加作用时间,润滑,增加器械切割效率)
2,根管器械更换时,每个根管也需要2~5ml,次氯酸钠冲洗。贯穿整个根管预备过程。
3,根管成型后,每个根管用大量(5~10ml)次氯酸钠冲洗。
4,成型后,每个根管用5mlEDTA或柠檬酸冲洗1min.目的是为了清除玷污层,打开牙本质小管。
5,最终冲洗:每个根管用2ml次氯酸钠冲洗。中和EDTA,并让次氯酸钠进入开放的牙本质小管。
6,可选步骤:尤其适合再治疗的病例。先用水清除次氯酸钠,然后用2%的氯己定冲洗。
7 ,根管干燥:每个根管用3ml,无水酒精荡洗,干燥。
这些步骤看起来较繁琐,实际上是非常严谨,科学的。而不是简单的 所谓的大量冲洗 。
冲洗液的选择:
常用的冲洗液有很多:次氯酸钠,双氧水,氯己定,EDTA,柠檬酸。
在对比各种冲洗液之后,
广谱抗菌性,生物相容性,组织溶解性
组织溶解能力,消毒能力,中和内毒素,清除牙本质碎屑,润滑能力
综合各方面性能:次氯酸钠是目前最佳的冲洗液。
次氯酸钠的浓度:这是大家关心的,什么样的浓度是最佳浓度。
0.5%~1%,是临床推荐的浓度。这个浓度在抗菌性,生物相容性,组织溶解性上达到最佳的平衡。
冲洗量:每个根管10~20ml。
冲洗时间:前后30~60分钟,只有达到这个时间,才能有效清除根管内的生物膜。
生物膜的存在,可以让细菌的生存能力提高1000倍。
有效提高次氯酸钠效用的办法:
1,加热:加热温度45~60度。相比20度时,杀菌能力,提高100倍,甚至更多。
2,超声荡洗:超声荡洗能够显著清除更多牙本质碎屑。荡洗时间最短是1.5分钟,可以联合间断冲洗,可以达到更好的冲洗效果。
EDTA和柠檬酸的作用:
清除玷污层,溶解牙本质碎屑,打开牙本质小管,更有利于消毒液“诛杀”隐匿在牙本质小管深部的细菌。
EDTA清除玷污层,打开牙本质小管
氯己定的作用:
由于氯己定没有组织溶解能力,不能中和脂多糖,不能清除玷污层。所以它是替代不了次氯酸钠的。
氯己定的优势在于:
对革兰阳性菌,白色念珠菌,粪肠球菌,很高效。而且可以和牙本质结合,抗菌长效可达12周。这些方面是超越次氯酸钠的。
所以2%的氯己定,非常适合于再治疗病例中的最终冲洗液。
无水酒精的作用:
干燥根管,可以更好的增加根充糊剂的渗透性,减少渗漏。
建议每个根管用3ml无水酒精进行最终荡洗。
其他的一些要求:
冲洗针头,以及根尖区预备的要求:
冲洗针头是30#,根尖区预备至少要达到35#。这样才能保证冲洗针头能够深入根管下部,有利于冲洗液有效的作用于根管下部。
专用的冲洗针头,最细为30#
配伍禁忌:
次氯酸钠和氯己定不要混用,会形成沉淀物。
EDTA和次氯酸钠也要分开使用,否则两者有中和作用。
以上是我做的一些简单笔记,总结。《继续教育杂志》上,关于根管冲洗有更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