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步亦趋的细节 思考学习

发布时间:2016-03-17 21:32  | 文章分类:综合浏览次数:1060  |  评论:0  | 推荐数:0

       很久没来了,不知道忙些啥,也许是觉得差距越来越大了,不好意思来了。不过好在脸皮厚,还是溜达着来了,主要是可以赚些q币吧,现在网校办的越来越生动了。这个是动力。


       我们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搞得越来越多的问题,还是把问题逐渐的简化,随着工作的重复,越来越不喜欢工作了,换句话说越来越不喜欢重复类似的重复,疼,忍着,坚持不住,来了,治疗,修复,不然拔牙,镶牙,然后重复,于是你会看到一个个的痛苦的脸,一个个的抱怨的眼,更多的还是躲避的思维。躲得远一点,深一点,有个患者发了个微信,照着就是头顶的照射灯,然后配文,还是没躲过。然后一堆的回复。我看了觉得很悲催。这个真的不是我想要的。虽然无痛化治疗坚持很多年了,虽然心理疏导很多年了,一个个的包袱抛出来为了搞轻松气氛,但是真的还是觉得这个真不是我想要的。于是很多年前,我加大了对孩子们的引导,细致化操作,诚恳度交流,奖励式鼓励,很有效,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勇敢太多了,太多了。开始时有点痛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反馈,让我对孩子们越来越佩服,他们表现的淡定比成人优秀太多,所以好多次,面对成人们的表现,我经常给他们举例子,上午那个4岁的孩子都没有你这么夸张。确实是,很多孩子们镇定的,配合的,让我夸赞的词都匮乏了。我的奖品袋,都要干瘪了。只能是勇气鼓励一次,刷牙认真度建立奖励一次。

       这几年,针对成年人也采取孩子们的鼓励式推进法。也取得很大的效果。很多时候不是大家不想,而是不知道如何去进行。而且大家都很喜欢交流。有喜欢很深刻交流的,有喜欢点点式交流的,这都不要紧,每一条有点我都吸收接纳,然后换个说法再给别人,看看能不能得到效果,如果有效,就推广放大。然后再滚动。比如,刷牙三分钟,怎样三分钟,孩子们是,大人也是,4岁是,60岁也是。三分钟到底有多久,效果到底如何。能坚持多久,是一周,还是一个月,还是3个月。 我现在对三分钟的方法,是,可以找个表。放在卫生间,或是找一个歌,三分钟左右,放着歌刷牙。但是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很难做到每次都这样,更多的人也许是数次数,也许就是大约时间。电动牙刷可以定时。好一些。治疗的第一周只要是不是自虐式的。基本100%都很认真,有很多还会更长时间的执行,所以这一周的反馈是很正面的。第二周仍有很多人会坚持,但是第一个月左右这个耐力就会有所下降。第三个月,会有很多人松懈,这时间强调,很必须。

       我感觉最近说过很多的话,就像老太太办的絮叨。没办法。要想有好的效果,只能这样。

      什么是基础治疗,就是那些出力不讨好的工作。是这样吗,绝对不是!

      我们的所有治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可以用得更好。更久,更有效率。没有一个人会喜欢或是希望,我看完你你坏的更快。如何能做到。那些各式各样的治疗目的也都是为了更好。但是治疗总归就是那一段时间,或长也不过半年十个月。短也可能就是一次。一周。如何让效果更持续。没有别的,就是基础治疗,基础清洁。基础习惯的养成。就像是一个圈,怎么绕都会绕回起点。

     加大自己基础的认识,强化他,灌输给患者,让他比你更极端,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偷着在以后的几年慢慢笑吧

分享文章: 微信 新浪微博
×
0
发表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口腔医学网的观点或立场

最新评论

关于博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访问:581801
  • 关注人气:49